回归 WordPress不到半年,为啥又要急着回归 Hexo 呢?简单说说几个理由吧。
标签归档:hexo
回归 WordPress
在使用 Hexo 一段时间后,确切地说是半年后,感觉 Hexo 还是会有很多限制,比如:
- 每次发布都需要进行编译,文章越多耗时越长;
- 手机发布不方便,虽然可以使用持续集成来解决手机上的编译问题,但是在手机上提交代码却是个难题;
- 由于是静态发布,故很多功能都依赖第三方,比如搜索、评论、统计等,若第三方服务出现问题,会导致网站异常。
总的来说,Hexo 比较适合静下心来,在电脑面前发布文章的技术型博客,对于想要随时随地发布及修改文章和动态的我来说,还是有所局限。并且,我有强迫症,并不希望自己的博客依赖第三方系统,若第三方系统出现问题或者下线,所保存的历史数据就需要迁移或重来,风险比较大。
去除评论系统
前些日志添加了第三方来必力评论系统(详见《添加来必力评论系统》),但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这个来自韩国的评论系统加载并不稳定,有时候加载很快,但有时间却又卡半天。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,这是绝对无法忍受的。
所以,今天还是决定将其移除,以后还是通过邮件或 QQ 来交流吧。顺便,也将 NexT 主题升级到了 6.1.0。
如何避免 Hexo 编译 HTML 文件
今天往各大站长工具添加网站和 sitemap 的时候,需要验证网站所有权。我比较倾向于下载 HTML 文件放入根目录进行验证的方式,但是将 HTML 放入 source 文件夹,执行 hexo g
后,Hexo 将 HTML 给编译了,自动添加了页头页尾及侧边栏代码,导致无法验证通过。
预期效果:
添加来必力评论系统
前段时间有人邮件我说,为啥不弄个评论,想问个问题都得发邮件,很是麻烦,交流起来不方便。有些问题如果别人问过了,重复问也会浪费我的时间。
其实我不弄评论也是有考虑的,懒是其次……好吧,主要是懒,其次是因为使用 Hexo 部署的是一个静态站点,若需要交互,必定依赖第三方系统。而我又不想因为第三方系统而拖慢网站速度,所以现在我依旧在使用 Local Search
,以及不使用任何访问统计工具。
Hexo 优化之文件压缩
使用 CodePipeline 进行 Hexo 文章自动发表
前言
之前在 《Wordpress 转 Hexo 历程》 中介绍过 Hexo + Gitlab + Runner + Github Pages
的自动发布 Hexo 文章的方案。但这个方案有两个难点:一是没接触过 Gitlab + Runner
的人,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;二是需要一台独立的主机进行发布操作。
后来在使用阿里云 code
(改自 Gitlab
)的过程中,发现阿里云提供了一套 CodePipeline
(改自 Jenkins
)的持续集成方案,而且提供免费编译环境。如此,我们就可以使用 Hexo + Github + Jenkins + Github Pages
方案,搭建免费的自动发布环境。
Wordpress 转 Hexo 历程
前言
在使用 Wordpress 的过程中,我经常会担心一个问题,就是 IDC 服务商突然倒闭,或者因为某些问题被突然强制闭站(虽然微乎其乎),导致网站备份无法拷贝到本地,数据丢失。所以我都会设置日历,定期手动备份到本地。